9月5日下午1时30分许,峨眉山景区进山公路七公里处(小地名:挖断山)发生山体塌方,导致景区进山公路完全中断,1000余名游客滞留。灾情就是命令,403队勘察院总工舒洪平带领技术人员火速赶赴现场踏勘,并一直坚守现场为峨眉山景区山体滑坡抢险队排危除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避免了次生灾害发生。
这次山体塌方量有4000多方,滑下的土石像一座小山一样将约30多米道路全部覆盖,完全阻断了景区公路。通过实地踏勘后,舒洪平分析有三大原因引发了山体滑坡:一是滑坡点处于峨眉山断裂带的分支牛背山断裂带上,是比较破碎的玄武岩,特别是遭遇强风化的岩体表层极不稳固;二是塌方处为一处陡坡,坡度达到约80度;三是近期以来,峨眉山连续出现强降雨,破碎的岩体饱和后胀爆了,再顺着陡坡滑下来。针对滑坡灾害点实际情况,舒洪平为此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议景区管委会进行交通管制;二是对公路上方危岩进行排危处理、坡面危石清除;三是针对受损的公路路面裂缝进行灌浆封填处理,避免二次灾害发生。
根据建议,景区抢险队采取爆破手段成功排除了危岩,并对坡面危石进行清除,对道路进行清障疏通,抢险人员随后采用灌浆的方式对裂缝进行处理,同时安装路边波形护栏的立柱,待立柱稳固后还将加装护栏。
据悉,通过排危疏通,中断的峨眉山景区塌方路段已已于9月7日晚间11点重新通车。(蒋玉奎 张井美)